拆分IPO上市的消息是从“经过认证,阿里员工”爆料:
同时,另一名经过认证的蚂蚁金服员工爆料也佐证了
蚂蚁金服收入来源很大部分都是靠消费贷款业务,说白了就是大家平时使用的“借款”的母体。
其中包括下列这些:
“蚂蚁金服”明明是一家金融贷款公司,偏偏喜欢演戏,天天演自己是科技公司巴拉巴拉的。
结果就是失心疯般的,走上了玄幻IPO路线,故事编得越来越玄幻,最终自己都信了。
蚂蚁金服年赚百亿的套路是这样玩的
蚂蚁年赚几百亿,很大一部分就是监管套利。花呗的小贷公司资本金30亿,拿到银行去贷款,按照1比2点几的杠杆,拿到60亿贷款,加上本金共90多亿,然后去资本市场发行ABS,发行了40多次,就变成了3000多亿。如此之高的杠杆早在前几年就引发监管警惕,最后监管多方商定,蚂蚁小贷发行ABS的循环次数不超过5次。
中国最值钱的十张“金融牌照”,躺着就来钱不费吹灰之力
做金融“牌照”才是企业的命根子,有了牌照之后,赚钱简直不费吹灰之力,蚂蚁也是一样。
牌照1
民营银行牌照
牌照2
第三方支付牌照审批机关:中国人民银行
牌照3
消费金融牌照
牌照4
互联网保险牌照
牌照5
互联网基金及销售牌照
牌照6
互联网信托牌照
牌照7
互联网小额贷款牌照
牌照8
股权众筹牌照
目前股权众筹牌照是以“试点”的方式取得,已经拥有公募股权众筹试点资格的平台有:京东金融的“东家”、平安集团旗下的深圳前海普惠众筹交易股份有限公司,以及蚂蚁金服的蚂蚁达客(上海)股权众筹服务有限公司。
牌照9
互联网证券牌照
牌照10
个人征信牌照
科技不能成为获取金融牌照的特殊通道,这条路不是一般人能走通的
总结:80%以上的金融网贷无金融牌照,属于民间借贷。金融科技再怎样发展,目前还不能突破金融的本质和特许监管的模式,也就是金融科技不能无限度的野蛮生长,更不能去同传统金融抢饭碗,金融科技还是为传统金融打工和配角的时期。这一点是监管的底线。这个底线也就是三不,即不吸收存款,不经营放贷业务,不设业务资金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