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话: 010-53392692
地址:北京市西城区复兴门内大街45号院3号楼112室 |
|
|
对当前中国金融科技发展的理论反思 |
|
2019年11月28日在北京举行论坛上,中国人民银行副行长范一飞指出,金融科技是未来全球金融竞争的制高点,谁掌握好这一最先进的生产力,谁就拥有最强的金融核心竞争力。中国把金融科技提升这样高的地位,既看到金融科技业态给中国带来的重大影响,也认识当前中国金融科技所面对短板及问题。所以,对当前中国金融科技发展的理论反思是中国金融科技迈上新台阶的重要一步。
可以说,从2013年开始,在中国政府的“有所为有所不为”的政策鼓励下,中国数字经济崛起势如破竹,很快就与欧美发达国家同驾并驱,甚至于金融科技普惠方面超越欧美。在数字经济的大潮中,中国的金融科技也出现快速的成长,甚至于“野蛮生长”。这不仅在短期内让中国金融科技某些方面在全球市场独领风骚,独具前沿性,也对中国的金融市场带来了巨大的影响与冲击,同时也增加了中国金融市场的风险。对此,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思考。
首先,中国的金融科技既以中国数字经济发展为基础,又成了推动中国数字经济发展的主要力量。2017年麦肯锡全球研究院《中国数字经济如何引领全球新趋势》报告显示,中国拥有全球最活跃的数字化投资与创业生态系统,拥有全球最大的电子商务市场,拥有最多的第三方移动支付客户。2018年中国电商交易总额达到37万亿元,估计超过全球其他各国总和。中国的第三方移动支付在互联网用户群体中的渗透率由2013年的25%上升2018年的92.4%,2018年中国移动用户达8.9亿户,交易额达172万亿元以上。全球三分之一的“独角兽”(估值超过10亿美元的非上市初创公司)为中国企业等。其业绩骄人。
也就是说,近几年中国数字经济取得了非常大的成就。而中国数字经济快速成长,不仅对金融科技有更多的需求,也要求金融科技全面地创新来适应这种快速增长的数字化经济,而金融科技的颠覆性创新同样成了推动中国数字经济增长最为重要的力量。比如,中国的电子商务贸易及第三方移动支付的发展就是在两者的相互推动的过程中得以发展与繁荣的。中国数字经济快速成长为中国金融科技的高增长预期奠定了基础。根据沈国际投行高盛预测,2016至2020年间,中国与消费有关的第三方支付量将从1.9万亿美元增长到4.6万亿美元;非传统贷款人贷款将从1,560亿美元增加到7,640亿美元;新的在线导向的资产管理规模,将从8.3万亿美元增加到11.9万亿美元。 |
|
中国科技金融税收服务平台 发布时间:2019/11/15 【关闭此页】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