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 机构介绍 | 通知通告 | 新闻动态 | 科技创业 | 金融服务 | 政策法规 | 专家团队 | 会员查询 | 联系我们
机构介绍
 委员会简介
 委员会章程
 智库创建单位简介
 智库共建单位证明
 组织机构
联系我们
电话: 010-53392692
地址:北京市西城区复兴门内大街45号院3号楼112室
您的位置:首页 > 政策法规
“十四五”能源科技创新规划出台 支撑能源产业高质量发展
2022年04月11日 12:06 贝果财经
 
    本报资料室/图    图为青海海南州共和县切吉乡的莫合风电场。

    本报记者李哲北京报道

    4月2日,国家能源局网站发布国家能源局、科学技术部关于印发《“十四五”能源领域科技创新规划》(以下简称“《规划》”)的通知。

    《规划》提出了“十四五”时期能源科技创新的总体目标,围绕先进可再生能源、新型电力系统、安全高效核能、绿色高效化石能源开发利用、能源数字化智能化等方面,确定了相关集中攻关、示范试验和应用推广任务,制定了技术路线图。

    《中国经营报》记者从中国石油(5.500, -0.08, -1.43%)中国石化(4.340, -0.04, -0.91%)方面获悉,在绿色高效化石能源开发利用技术方面,近年来,两家公司部署实施了一批重大科技项目,聚焦关键核心技术攻关,在二氧化碳驱油以及页岩气电驱压裂技术方面已经取得一定成果。

    “十四五”能源技术纲领性文件落地

    记者注意到,《规划》遵循“补强短板,支撑发展”“锻造长板,引领未来”“依托工程,注重实效”“协同创新,形成合力”的基本原则,立足当前、着眼长远,提出了“十四五”时期能源科技创新的总体目标为:能源领域现存的主要短板技术装备基本实现突破;前瞻性、颠覆性能源技术快速兴起,新业态、新模式持续涌现,形成一批能源长板技术新优势;适应高质量发展要求的能源科技创新体系进一步健全;能源科技创新有力支撑引领能源产业高质量发展。

    作为我国“十四五”期间推进能源技术革命的纲领性文件,《规划》提出了“十四五”时期能源科技创新的总体目标,围绕先进可再生能源、新型电力系统、安全高效核能、绿色高效化石能源开发利用、能源数字化智能化等方面,确定了相关集中攻关、示范试验和应用推广任务,制定了技术路线图,结合“十四五”能源发展和项目布局,部署了相关示范工程,有效承接示范应用任务,并明确了支持技术创新、示范试验和应用推广的政策措施。

    近年来,全球主要经济体纷纷将科技创新视为推动能源转型的重要突破口,积极制定各种政策措施抢占发展制高点。其中,美国近年来相继发布了《全面能源战略》《美国优先能源计划》等政策,并出台系列研发计划,将“科学与能源”确立为第一战略主题,积极部署发展新一代核能、页岩油气、可再生能源、储能、智能电网等先进能源技术,突出全链条集成化创新。

    此外,欧盟则在《欧洲绿色协议》中率先提出了构建碳中性经济体的战略目标,升级了战略能源技术规划(SET-Plan),启动了“研究、技术开发及示范框架计划”,构建了全链条贯通的能源技术创新生态系统。德国、英国、法国等分别组织了能源研究计划、能源创新计划、国家能源研究战略等系列科技计划,突出可再生能源在能源供应中的主体地位,抢占绿色低碳发展制高点。日本近年来出台了《第五期能源基本计划》《2050能源环境技术创新战略》《氢能基本战略》等战略规划,提出加快发展可再生能源,全面系统建设“氢能社会”。

    相比其他国家,我国已连续多年成为世界最大的能源生产国、消费国和碳排放国。

    《规划》提到,在碳达峰、碳中和目标、生态文明建设和“六稳六保”等总体要求下,我国能源产业面临保安全、转方式、调结构、补短板等严峻挑战,对科技创新的需求比以往任何阶段都更为迫切。

    目前,我国在能源科技创新方面还有待提升。

    《规划》中提到,一是部分能源技术装备尚存短板。关键零部件、专用软件、核心材料等大量依赖国外。二是能源技术装备长板优势不明显。能源领域原创性、引领性、颠覆性技术偏少,绿色低碳技术发展难以有效支撑能源绿色低碳转型。三是推动能源科技创新的政策机制有待完善。重大能源科技创新产学研“散而不强”,重大技术攻关、成果转化、首台(套)依托工程机制、容错以及标准、检测、认证等公共服务机制尚需完善。

    探索油气绿色高效开发

    在绿色高效化石能源开发利用技术方面,《规划》提出,聚焦增强油气安全保障能力,开展常规油气和非常规油气勘探开发、输运和炼化领域相关关键核心技术攻关,有效支撑油气勘探开发和天然气产供销体系建设。

    在油气领域,《规划》提到,聚焦增强油气安全保障能力,有效支撑油气勘探开发和天然气产供销体系建设,开展纳米驱油、二氧化碳驱油、精细化勘探、智能化注采等关键核心技术攻关,提升低渗透老油田、高含水油田以及深层油气等陆上常规油气的采收率和储量动用率;推动深层页岩气、非海相非常规天然气、页岩油和油页岩勘探开发技术攻关,研发天然气水合物试采及脱水净化技术装备;突破输运、炼化领域关键瓶颈技术,提升油气高效输运技术能力,完善下游炼化高端产品研发体系。

    据悉,我国在常规油气勘探开采技术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在国际油气资源开发中具有明显比较优势。非常规和深海油气勘探开发技术取得较大进步,建成一批国家级页岩气开发示范区,页岩气年产量超过200亿方,支撑我国成为北美之外首个实现页岩气规模化商业开发的国家,自主研发建造的全球首座十万吨级深水半潜式生产储油平台“深海一号”投运。油气长输管线技术取得重大突破,电驱压缩机组、燃驱压缩机组、大型球阀和高等级管线钢等核心装备和材料实现自主化,有力保障了西气东输、中俄东线等长输管线建设。千万吨级LNG项目、千万吨级炼油工程成套设备已实现自主化。

    记者注意到,2021年,中国石油部署实施一批重大科技项目,关键核心技术攻关取得突破,创新深层超深层、古老海相碳酸盐岩和陆相页岩油地质理论与勘探开发技术,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百万吨级乙烷制乙烯国家级示范工程建成投产,开发应用高端合成橡胶、高端合成纤维、合成树脂等成套技术,有力支撑油气增储上产和炼化转型升级。

    对于《规划》中提到的二氧化碳驱油技术,中国石油大庆油田已经有所应用。

    记者从中国石油方面获悉,近年来,大庆油田持续攻关二氧化碳驱油技术,早期在长垣老区开展了二氧化碳驱油先导试验,取得一定认识。近20年来,大庆油田致力于外围低渗透油藏二氧化碳驱油技术研究和试验,基本形成了配套技术体系。

    经过多年的攻关和实践,大庆油田取得多项主要成果:二氧化碳驱油年产量保持在9万吨以上,占中国石油二氧化碳驱油总产量的近50%,实现难采储量有效开发,基本形成油藏工程技术,建成二氧化碳注入模式,发展完善了采油工程技术,配套了采出液处理技术,初步形成了二氧化碳驱油标准规范。2021年大庆油田年注二氧化碳12.4万吨,年产油9万吨,2003年以来累计注气189万吨,累计产油75.8万吨,累计埋存二氧化碳172万吨。

    中国石化则着力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

    2021年,该公司打造原创技术策源地,推进油气资源先进技术开发应用,强化炼油、高端化工与新材料、现代煤化工、新能源等技术攻关,加强行业关键技术、共性技术、前沿技术研究和攻关,把科技成果转化为公司的竞争优势,支撑公司转型发展。

    2022年3月23日,中国石化江汉油田涪陵页岩气田最大规模的“井工厂”电驱压裂施工取得圆满成功。对此,中国石化方面向记者表示,相较于采用传统柴油驱动压裂机组,电驱压裂具有效率高、占地少、能耗低等特点,标志着涪陵页岩气田全电驱压裂技术达世界领先水平。

    记者从中国石化方面了解到,该平台位于重庆市涪陵区焦石镇,共部署气井12口,是一座三层立体开发平台。焦页12扩平台广泛应用新装备、新工艺和新技术,配备5500型全电驱压裂机组,采取“井工厂”拉链式压裂施工模式,运用“细分段簇、簇间暂堵、缝内暂堵、高强加砂”等技术,实现电驱压裂、电动配液、电动输砂等全流程电驱和24小时连续作业。仅用时50天,便完成12口气井共计303段的压裂施工任务,累计加砂2.61万立方米、加液47.2万立方米,试气水平段总长度超2万米,创下国内页岩气开发单平台压裂井数最多、段数最多、加液量最多、加砂量最多、单机组效率最高等5项施工纪录。

    中国石化方面表示,相比传统的柴油驱动压裂机组,该平台施工效率提高71%,单井减少92吨碳排放量,占地面积减少23%,能源消耗平均降低33%,噪音下降46%。同时,该平台在试气求产过程中采用“中背压阀进站测试”工艺,平均单井回收页岩气20万立方米左右,大幅降低了测试期间的放空燃烧,有效减少了测试过程的碳排放。

中国科技金融税收服务平台    发布时间:2022/4/11    【关闭此页
共建单位

中国科技金融服务中心    科技金融时报    中国风险投资研究院    中国商业企业管理协会    全国高校PPP教育联盟    深圳市科技金融服务中心    中国新金融创新研究院

友情链接
版权所有@国家科技金融财税创新研究院  All right reserved   
通讯地址:北京市西城区复兴门内大街45号院3号楼112室、    联系电话:010-53392692